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200章.典藏纪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满......满意.....”

    见朱标嘴上说着酷刑,脸上却始终是一副和煦模样。

    胡惟庸神情呆滞,微微点头回应。

    也是此时。

    胡惟庸这才算是看明白了。

    朱标的手段、朱标心性之残忍,比之老朱也不遑多让。

    可与老朱不同的是。

    纵然口说酷刑,可朱标却始终都是一副温润如玉的谦谦公子模样。

    似此时这般。

    朱标面容和煦,一脸的正气。

    谁又能想到。

    方才虫蚁噬身的酷刑,是出自这么一位翩翩公子的口中。

    “呵~”

    “胡某败于涂节、陈宁等蝼蚁,被虫蚁噬身而死,也算罪有应得。”

    “多谢殿下!”

    “不必,黄泉路远,胡相一路保重了。”

    “罪臣告退!”

    冲朱标恭敬一拜后,胡惟庸转身便朝身后走去。

    输给朱标,他一点都不觉得冤。

    亏朱标是朱家长子。

    不然的话,似这般人物,还不搅的天下大乱?

    天顾朱家,薄以待他。

    又当如何?

    “殿下!”

    刚走出两步后,胡惟庸似乎想到了什么般,突然停在原地。

    此刻头也不回,沉声说道:

    “想来胡某的人头,殿下应会传示新科士子,传示百官,让众人引以为戒。”

    “胡某最后一请。”

    “可否请殿下格外开恩,让胡某收拾好遗容,再行上路?”

    “胡相放心,孤方才说了留你全尸。”

    “自然不用砍下你的人头,传示众人。”

    “嗯?”

    胡惟庸微微一愣。

    按理说,朱标不会放过这么好一个警示众人的机会才是。

    可也就在胡惟庸心头疑惑之际,只听朱标淡淡说道:

    “胡相的遗体,孤每年都会命新科士子前去参观。”

    “至于遗容,倒是不需在意。”

    “虫蚁噬身,应当狼狈不堪,辨别不出什么。”

    “多年之后,恐也只有一张人皮,胡相自然也就不需在意什么遗容了。”

    “果然.....”胡惟庸低声喃喃。

    随即故作傥荡,朗是笑道:

    “哈哈哈,那便多谢殿下了!”

    胡惟庸几乎是咬紧后槽牙说出这句感谢的话。

    朱标这是要让他遗臭万年啊!

    朱标这是要他胡惟庸同秦桧一般,成为后世臣子引以为戒的罪臣榜样。

    朱标是将他的后世之名也一并打入茅厕,万世不得翻身。

    普天之下,恐怕没有比这更重的惩处了!

    可纵然如此。

    偏偏是朱标那云淡风轻的语气。

    让胡惟庸感觉。

    此时除了坦然接受,其他任何的反应,都会失了格调。

    若此时自己破口大骂,亦或是跪地求饶。

    不仅失了最后一丝的体面,还会被朱标轻视。

    眼下只有坦然接受朱标的任何惩治。

    才会被朱标视作对手。

    也才能让他自己认为,自己够资格称得上是朱标的对手。

    微微理了理衣服的褶皱后,胡惟庸朗声笑道:

    “多谢殿下!”

    “被虫蚁噬身而死,我胡惟庸也算是千古第一人了。”

    “能让后世官员引以为戒,我胡惟庸也算是史书留名了!”

    “多谢太子殿下!”

    朗声道谢后,胡惟庸笑着走下了茶楼。

    能死在朱标手上,不亏。

    能让朱标搜肠刮肚,为他想出来个死法,一般人还真没这个资格。

    他胡惟庸来人间这一遭,也算值了!

    可等胡惟庸刚走。

    朱标面色陡然一沉,随即看向身旁蓝玉,正色问道:

    “方才胡惟庸所言,你觉得有几分可信?”

    “殿下是说,世家大族?”

    蓝玉微微沉吟后,摇头说道:

    “末将倒以为不太可信。”

    “经历元朝苛政,经历元末动乱。”

    “纵然有世家侥幸保存下来,恐怕也不成气候。”

    “那你可知,临近苏州的海上,依旧还有张士诚的残部。”

    “嗯.....”

    “末将知道!”

    蓝玉顿了一下,认真回道:

    “海上兵匪虽假借倭寇之名,可事实上,有将近七成都是张士诚的残部。”

    “殿下,这和世家大族有什么关系吗?”

    “孤也不太清楚。”

    “只是孤有些奇怪。”

    朱标眸光一凛,继续说道:

    “当年张士诚所占领的江南等地,直到如今,一些士绅富商都还心念旧主。”

    “可从洪武二年到现在,陛下已经下令禁海多年,海上兵匪无法劫掠沿海百姓,他们该如何生存?”

    “食物还好,他们可以捕鱼为生,可是淡水呢?”

    “随便找个小岛,可不一定有用不完的淡水!”

    “而且这些年的沿海奏报上。”

    “海上兵匪的威势非但没有半点削减,反而还愈发猖狂了几分。”

    蓝玉沉吟数秒,随即眼中杀意尽显,冷声说道:

    “殿下是说,江南那些士绅富商,暗中资助张士诚残部?”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倘若真是如此,那中原又有多少世家像胡惟庸说的那样。”

    “将家产换成金银,封存于地下,平日里却过着和常人一样的简朴生活?”

    “只等皇位上换成一个稍显羸弱的帝王,他们好再次冒头!”

    尽管朱标有这个疑虑,可现在却也不好大张旗鼓,收拾世家。

    毕竟现在这些世家无错。

    而且这两天处置胡逆一案,肃清朝堂,也已经是杀的人头滚滚了。

    若再兴大案,免不了会动摇民心。

    “暂且试探一下,看看究竟是不是真如胡惟庸所说。”

    “蓝玉!”

    “将姚广孝召来!”

    见朱标表情严肃,蓝玉不敢耽搁。

    亲自动身寻姚广孝过来。

    半炷香的功夫。

    姚广孝快步跑了过来。

    “殿下有何吩咐。”

    “《洪武纪册》今日售出多少,售价多少?”

    “三个书局,今日共售出三百本,每本售价二十文。”

    “明日将《洪武纪册》第二卷拿出二百本,依旧按二十文的价格售卖。”

    “另外一百本,封面用丝绸包裹,烙上烫金大字,对外宣称乃是‘典藏版’。”

    “每本售价......”

    “定在二百两。”

    “二百两?”

    姚广孝以为自己听错了,不由望向一旁的蓝玉。

    二百两银子,几乎是普通百姓家一辈子都挣不出来的钱了。

    不说粮饷赏赐,单是银子的话。

    四品官一月的银子收入也只有二十两。

    谁吃饱了撑了,会用二百两买一本书来看!

    就在姚广孝准备出言劝阻之时。

    只听朱标继续说道:

    “还有!”

    “对明日前来买纪册的人说。”

    “这一百本典藏纪册中,其中一本有陛下的亲笔题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