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621章 东西方文化哲学差异的本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听到李景霖说这些。

    克里斯托弗的脸色更加复杂。

    “不要浪费食物”

    这样摆明的,并且是付诸于教育,传承下去的想法,认知,以及恪守的行为,几乎可以说是只存在于两个世界中。

    第一个世界,是华夏文明的世界。

    第二个世界,则是长期粮食短缺,饥饿盛行的世界。

    而反观全世界最浪费粮食的国家呢?

    从人均数据来看。

    几乎全部都是西方世界的国家。

    或许有公知称华夏是食物浪费最多的国家,但要知道,那是总量,华夏这十四亿的人口,再节约粮食,但总还是会有避免不了的地方。

    若从人均来看,那华夏绝对算的上是珍惜食物的标杆国家。

    西方世界十一亿左右的人口,每年浪费的食物,保守估计占据了全球百分之60以上。

    而华夏十四亿人口,每年浪费的食物则是占据了全球百分之15上下浮动。

    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浪费,是在食品工业中,生产,加工,制造等多个方面造成的。

    事实上是。

    华夏大部分人都知道不浪费粮食,吃多少点多少,光盘行动,哪怕吃不完,大部分人也会选择打包,纵使有一部分“我花的钱我愿意浪费就浪费”的人存在,但也只是少数。

    相反。

    西方则是对浪费粮食没有一丝一毫的愧疚与任何认知,甚至觉得天经地义,毕竟,全世界吸血,有人饿死,只要我看不到,那就跟我没关系,心安理得。

    大善人们总是看不得人受饿,不小心看到了,要么当看不见,要么就怪华夏就好。

    至此,又是一轮回旋镖。

    所以是西方工业真差到必须严重浪费的程度了?还是西方人就是没有素质?

    节能减排,减碳环保的口号喊得震天响。

    但食物浪费到如此程度,简直是夸张不已。

    相反。

    在华夏旅游的这一圈,克里斯托弗当真是相当震撼。

    浪费食物的人,并不多。

    并且,就算造成了浪费,浪费的数量也都很少。

    和自己在西方所见所闻,甚至是自身行为来相比,完全不是一個等级的。

    甚至有小孩挑食,浪费食物的时候,父母还会进行教育。

    点了就吃,吃了就尽可能吃完。

    反观西方呢?

    仅法兰西才那么点人口的国度,每年就有一千万吨,价值160亿欧以上的食物,甚至还没有食用,就被浪费了。

    点了为啥要吃?尝一口不好吃我就不吃,反正福利好,亚非拉吃不上饭的穷苦人民会养我们这群底层的five。

    养不起?

    养不起就打,打完就养的起了。

    至于教育孩子不浪费食物?

    在西方是完全见不到的,素质高低可见一斑。

    毕竟,但凡平时有点教育,人均浪费粮食也不会超过华夏四五倍往上。

    “华夏的饮食文化,不只是在饮食的层面。”

    克里斯托弗严肃了起来。

    “我觉得,我们应该在纪录片中强调不浪费粮食,并且积极的将纪录片引入西方世界的平台进行播放。”

    “当然,老师,如您所愿。”

    李景霖微微一笑。

    “我会全力配合您的。”

    “好!”

    克里斯托弗用力的点了点头。

    事实上。

    李景霖来找自己,做这些节目,目的到底是什么,克里斯托弗绝对是明白的通透。

    宣传本国文化,增强其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这是每一位爱国艺术家都会去做的,无可厚非,甚至令人敬佩。

    并且,华夏在文化上的处理绝对相当文明,从不玩二极管,更不会强行输出,最主要的是

    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

    克里斯托弗之所以答应这个活儿,也正是源于如此。

    可现如今,克里斯托弗觉得,自己可能初心有点变了。

    或许,在文化上,只有华夏能够为世界带来真正的光。

    这不是臆想,更不是吹,而是切身实地走了一圈后,实践得出的结论。

    人和,文和,自然与天地,科学与诚实,内敛与实干。

    就像是这次看到的,最简单的“不浪费食物”这一点。

    有的人大谈特谈却一点事都不做,遇到问题了,还甩锅。

    有的人则是不吱声,踏踏实实的做自己能做的,做自己该做的。

    这自然就有冲突了。

    毕竟,人家真在行动,做的还比你好。

    这岂不是让那些空口放p的人脸上挂不住?

    自然会恼羞成怒般的去抹黑,去否定,去攻击。

    这样的行为。

    自然也只会形成一个又一个的回旋镖。

    到头来,扎死的全是自己。

    有的人,是零和博弈导向下的损人不利己。

    相反。

    有的人,却是正和博弈的利他等于利己。

    这或许便是东西方哲学本质的区别吧。

    体现在了世界的方方面面。

    几乎任何一个事件,似乎都是这样的回旋镖,也都是这样的差异本质。

    有的人是从世界,宇宙的视角入手想问题,再回归本我,自我践行,这就叫“天人合一”基本论,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行,那就做好自己,行,就去奉献”。

    这便是东方的“无我”,即精神的最高境界是超越个人的利益与得失。

    可有的人,却是从自我出发,“我觉得xxx”,然后以“我”的视角扩散到自然,宇宙,世界,以“原罪论”,从个人的视角开始想问题,最后的体现自然是现如今的“自私”。

    纵观东西方不同的思维差异上。

    无论是集体主义,还是个人英雄主义,无论是所谓的自由与秩序的博弈。

    其实不外乎就是因为起源视角不同罢了。

    克里斯托弗越是深入了解华夏,越是能感受到双方的不同。

    自然也越是能明白。

    到底是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文化,才能够真正的带领人类步入未来。

    “李,我悟了。”

    克里斯托弗兴奋的和李景霖交流起自己在华夏这段时间里,所感受到的一切,所悟出来的思想哲学。

    只不过,在克里斯托弗说完后,却看到李景霖微微一笑,点点头,却又摇了摇头。

    “老师,你这不就又变成西方思维的二极管模式了吗?”

    “凡事,是无绝对的。”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