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二十九章 态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夏日的天气总是变化莫测,往往前一刻还晴空万里、艳阳高照,而下一刻便阴云密布、狂风四起。这样的变化,总会让没有经验的毛头小子吃尽苦头,要么淋得像个落汤鸡、要么看着谷场逐水漂浮的粮食欲哭无泪。

    就在满县城的人们为这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或慌张奔走、或闲情看戏之时,李恪也放下了手中的粘土,抬头欣赏起这珠帘散布般的美景。啪,震耳的惊雷声轰轰落下,整个天空被闪电照的明晃耀眼。天公的威严向来如此,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一经到来便是携排山倒海之势,让人措手不及。

    解去发带,脱掉蟒袍,毫不理会九莲焦急的嚷嚷,李恪披头散发走入雨幕之中。无处不在的水珠瞬间把他包围,砸在那名贵的锦缎之上,而后四溅开来。雨水顺着长长的发髻滑落,扑在脸上、让人睁不开眼,然而李恪并不在意,仍踱着轻快的步伐,坚定地向雨幕更深处走去。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水大多指的是温和的溪涧、江河,可惜纵然它们能演绎千般风情、万种豪迈,仍不过流淌在河床的窠臼里不能自如。即便是大海,谁说不是老实待在一个更大的容器里?雨不同,它们洋洋洒洒恣意落下,仅这份从容赴死就不是江河湖海所能媲美。没错,雨的生命,从它们落地那一刻便已经结束了。江河湖海只是拾起雨的尸体为生而已。

    透彻的清凉,让李恪对雨的喜爱更是无以复加。日渐积累的燥热让他无处释放,想来也该有一场暴雨了。看着庭院中被雨水洗去浮尘、变得青葱墨绿的大杨树,李恪在这烟雨迷蒙的天公威严中,反而体会到一种喜悦。

    喜悦的事情也不能太过,因为有句话叫喜极生悲。李恪便是现实的写照,泡在木桶里打着喷嚏,还要忍受小丫头无休止的的叨叨,他只想把头埋进水里不出来。

    “好好的非要跑去淋雨,招了风寒看你难受不难受……”噘着嘴帮李恪收拾脏衣服,九莲仍堵着气。身为王爷的贴身丫鬟,甭管什么原因生病,都得算她失职。

    做错了事儿就得让别人说,尤其是这小丫头。你若让她闭嘴,她肯定会停止唠叨。但闷坐你身边簌簌冒着眼泪,谁受得了啊!

    “起来换口气吧,顺便把姜汤喝了。衣服已经给您准备好了,在浴桶旁边,伸手就能够到,我去把湿衣服赶紧洗洗,要不回头皱的就没法穿了。”也不管李恪缩在水里听到没听到,九莲看看桶里泛起的一串串气泡便轻笑着出去了。殿下最近老成的厉害,让她总觉得自己是个笨丫头,看到他今天的童心大发,才觉得正常许多。

    从水中爬起来,收拾妥当之后,李恪再次坐回几案前,拿起陶瓮中和好的胶泥揉搓起来。虽然被紫鸢鄙视过,这么大了还玩泥巴,但李恪也没法多说。这是正事,跟那小丫头解释不通,自己慢慢弄就成了。

    自从那日结识紫鸢之后,一有空她便会跑来找九莲玩,和李恪自然也越来越熟。不过至今李恪也没闹明白她到底是谁家孩子,出入县衙几乎和自己一样顺畅。懒得主动打听,反正早晚都会知道。

    身份姓名虽然没弄明白,但李恪至少知道了一件事,人家当时没有说大话,自己好像真的打不过她!简直就是个小型母暴龙,自己这身板打熬的有些年头了,可状态最好的时候也才打个平手,更多的时候都是被那丫头欺负!这就不能忍了,堂堂蜀王殿下,那是随时准备接受万民敬仰的一介贤王,怎么能被一小丫头当沙包踹来踹去呢?发奋图强,必须发愤图强!

    于是,李恪做了三个小菜,非常狗腿的请人小丫头指点一二。

    “你没有心。”紫鸢抱着叫花鸡啃得油光满面,看都不看李恪直接说道。

    没有心?李恪惊讶之余满腹狐疑。一再追问下小丫头才很是不耐烦的跟他解释一通。“就拿我说吧,我想像书里说的那样,做一个劫富济贫的女侠,所以要好好练武。无聊的时候就琢磨武艺里的招式变化,揍你的时候随便用用就把你打的落花流水……”

    李恪老脸红黑交加,虽然羞愤却也无可奈何,谁让人说的是实话呢。“就是说,我平时下功夫少了呗?说的这么玄乎……”

    “不对!我说的心,是很多方面。”紫鸢红润的小嘴吐出块鸡骨头。“首先是对武艺的依赖,比如将士依赖武艺杀敌,我依赖武艺做女侠。你就没有这种依赖,你不指望用武艺干点什么,甚至我觉得你都不太相信武艺。然后才是用心练习,你也没有,最多就是每天早上练一会儿。还有就是,使用武艺的时候用心引导招式,你更没有。”

    前面两条李恪倒还是能听懂,最后一条真让他有点迷糊:“用心引导?什么玩意儿?”

    “笨!将士想的是多杀人,所以总会出杀招。我想教训坏蛋,就会往疼的地方打。你就只知道把招式用出来,杀人、打人还是挨打你就全不管了,所以只能被我打。”紫鸢姣好的容颜透着得意,这些都是她从小练武感悟最深的东西,从来没跟人说过。

    李恪有些沉默,听了半天他才明白,紫鸢说的心,其实是一种从练习到使用全程的心态问题。没有一个确定的态度,武艺就成了死板硬套的招式,完全发挥不出威力。往大处看,世间之事不都是这样吗,没有一个这样完备的态度去引导个人的行为处事,那么无论有多少理想抱负,最终也只能变成为做事而做事。一时间,李恪想了很多……

    胶泥不是用来玩的,在李恪开始琢磨自己的人生态度后,他便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不像以前和和煦煦、分明在做事又让人觉得全身透着懒散。经常接触的人很容易察觉,蜀王殿下的和煦之中似乎突然生出一股刚硬。相由心生,这份刚硬便是从李恪开始和胶泥时慢慢散发出来的。

    活字印刷,其实就是用一个个雕刻好的单字摆出一篇文章,刷上墨、附上纸,稍稍刷一下就成了。时间越来越紧,从长安传回来的消息无不透露着举朝上下潜伏的波澜。本来李恪不想太过激烈,随机应变把这次风波化解即可,毕竟这种朝堂上的碰撞,一激烈起来便是人头滚滚。然而紫鸢的指点让他有了些许明悟,最终改变了决定。

    把刻好的方形泥块放到一边,李恪继续下一个字。在他手旁的案几上,一张洁白的宣纸上写满了大字。晦明之间可以看见‘告万民书’几个字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