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四十三章 蚌塘老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又是一年清明到。
  老支书挑着两箩河蚌来到西秘湖蚌塘,在草棚附近停下,边走向草棚边朝里喊着:“喜富啊,喜富……”
  草棚内空无一人,老支书又走出草棚,向塘中央遥望。
  何喜富划着木船,正在蚌塘内泼洒石灰水,远远看见老支书担着箩筐来到塘边,猜得出他又是来卖河蚌了。
  时间过得真是快,老支书卸任大队支书就一年多了,本说无官一身轻,可安心发展个体的,但老支书毕竟年纪大了点,没其他想头可想,除拿着上面给他的几十元补贴外,就在大队里干一些零打细碎的临时活,赚点香烟钿,还时不时拣一些河蚌送到何喜富这里,当然何喜富会按高于收购价给他一点钱。
  何喜富走上岸,解下脚布擦干手,从衣袋里取出一包蓝西湖牌香烟,抽出一支递给老去书。
  老支书接过烟,笑笑说:“到底是蚌塘老板了,香烟也越抽越好了。”
  何喜富边用打火机为老支书点着烟,边露着笑容说:“这还不是靠你老支书有心相助吗!”
  何喜富说自己是靠老支书有心相助,当然不是奉承拍马屁,而是一句实在话。
  那次民兵连长何志根、驻队干部何大刚,叫过老支书有意来突击检查何喜富私自养蚌育珠时,他们一时因抓到了何喜富私自养蚌育珠的证据而高兴地走了,没有按当初定下的规定毁掉塘里的珠蚌。
  老支书事后说,他当时是想到应该把塘里的珠蚌清理掉的,但看着何红刚、何志根这副得意忘形的样子了,也故意当作没想到就走开了,再说当时也没带处理珠蚌的工具。
  后来,何喜富这一塘珍珠卖了两千多元钱,真正成了诸北的暴发户。前年何喜富所在生产小队发包湖塘时,就以每年1000元的价格连同周边的十多亩冷水田,包下了这个西秘湖蚌塘,现存走上了个体养蚌育珠之路。
  如今,何喜富把西秘湖里的十多亩冷水田也挖成了大小不等的塘,本来打算今年上半年全部养上珠蚌,一来一时搞不到这么多河蚌,二来老婆何紫娜天天忙于帮人家插种珠蚌,何喜富独自一人也忙不过来,所以有几个挖出来的塘还是空着。
  何喜富给老支书沏了一杯茶,然后又走出草棚,把老支书挑来的两箩筐河蚌倒出来一个个分拣开来,并逐一数过只数。
  老支书捧着茶杯走出来看何喜富分拣河蚌,他看看何喜富拣着河蚌的时候很乐意,也就甜滋滋地说上一句:“看你分拣河蚌的次数多了,我也略懂一点河蚌的质量了,估计今天几只河蚌比上次的要好多了吧!”
  “嗯嗯嗯”,何喜富边拣着河蚌边点头称是。
  分拣好河蚌,何喜富站起身来,把数字报给老支书听:“总共一百二十七只河蚌,其中褶纹冠蚌八十四只,三角帆蚌四十三只。”
  何喜富从钱包里掏出十二元钱塞到老支书手里。
  老支书笑笑:“给我这么多,我可是没零钱找还的哦。”
  何喜富也笑笑说:“还找啥零钱哦,不就是角把钱吗!”
  老支书手里折叠着钱,嘴里自言自语着:“那倒也有一角二分呢!”
  老支书毕竟是当了多年的大队干部,虽说年大了些,头脑却还精灵得很,他知道何喜富平时给他结算的河蚌价,褶纹冠蚌每只8分,三角帆蚌每只一角二分,今天八十四只褶纹冠蚌应该是六块七角二分,四十三只三角帆蚌应该是五块一角六分,两者加起来也就是十一块八角八分。
  何喜富一听老支书很快报出了应找的零钱,心头也着实感觉到了老支书的精明之处,便半开玩笑半是真地跟老支书说:“看你这般精明的样子,我看你还是给我来管蚌塘好了。”
  “哈哈,那多好啊,我到时也可在你这里赚点快活钱喽。”老支书笑得乐开了花。
  “喜富、喜富!”正当何喜富与老支书聊得很开心的时候,何喜富的老婆何紫娜喘着粗气,叫着何喜富的名字朝草棚房走了过来。
  何喜富看着何紫娜的样子觉得有点出奇,也就远远地问话过去:“什么事呀?看你气喘吁吁的样子,你没去帮骆云根插种珠蚌?”
  何紫娜指指背后五个用箩筐挑着河蚌过来的男女说:“我插种了啊,是云根把这几个卖河蚌的人叫过来,要他们的河蚌卖到我们这边来,还让我带他们过来。”
  “骆云根怎么帮我抢收起河蚌来了?”何喜富好奇地问何紫娜
  何紫娜告诉何喜富,听骆云根说,何志根在塘头收购河蚌,这小子自己又不育珍珠竟然收购起河蚌来,分明想提高我们育珠户河蚌收购价,这几位都是骆云根的亲戚朋友,是他拉他们把河蚌卖到我这边来的。
  何喜富呵呵一笑耸耸双肩说:“你倒别说这个何志根之前看起来一不愿劳动,二不爱做点小买卖的,现在看来这经济头脑还有些的呢。”
  “喜富,云根要我过来,意思是要我跟你说下,我们是不是也搞个公开收购河蚌吧,我们现在经济实力比他强,他可这样收购,我们比他高出一二分钱也可收购呀!”何紫娜显得很急切,似乎觉得河蚌一下子要被何志根收购完了。
  其实,至于白塔湖畔河蚌会紧缺这一点,何喜富早就也想到了。就这一两年时间,生产大队、生产小队里的田、塘都承包到户了,就剩下渠道里的几只河蚌,还不被越来越多的养蚌育珠户拣完?
  但何喜富并没有何紫娜这样显得急切,反而表现出一点也无所谓的样子,他冷谈谈地对何紫娜说:“这有什么好急的,他收到了五千只也只有五千只,一万只也只有一万只,能把五年十年的的河蚌全收起来?”
  看着何喜富一点也无所谓的样子,何紫娜也显得有点不高兴了,要不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按她的脾气肯定又要在何喜富面前发火了,这不人家倒为他的育珠的河蚌担心,他自己倒觉得一点也无所谓的样子,人家好心赶过来通个信息提个醒,他自己反而不当作一件事。
  “哼,真是热脸孔搭上个冷屁股。”何紫娜嘴巴一撅顾自走开了。
  何喜富看到何紫娜还有一点好心没好报的失落感,还故意想调侃她一下:“对对对,你拿人家工资还是安心去插你的珠蚌,这里有我管着,拿着人家五十元一天的工资,这样东转西转,怕不怕被人家骂死!”
  何紫娜理也不理,就顾自回去了。
  何喜富请老支书帮忙分拣那些挑来卖的河蚌,当中有人觉得稀奇了,就问老支书:“老支书你也懂河蚌的好坏?”
  老支书笑笑,自以为是地说:“那当然啦,否则我经常到这里干嘛呀,就是向喜富来学技术的呢。”
  其中有一个半是当真半是玩笑地说上一句:“喜富怎能随教技术,要是能教的话我也想学会他老婆插种河蚌的技术,你看五十元一天人家还请不到呢!”
  何喜富这个当真了,他立起身来对这位女人说:“你嫂子这话就说错了,我哪有不教技术的呀,只要你肯学,我就一定会教你,而且不收你师傅钱,只要你到我在这里来一起干活就是了。”
  何喜富用手指了指老支书说:“你看老支书不就是经常来我这里帮帮忙,不就也学会了分拣河蚌的技术?”
  老支书笑笑说:“我是老顽童,只能这会这点技术了。”
  何喜富边分拣着他们挑来的河蚌,边向他们解释说:“听牢,长点知识去,这是褶纹冠蚌,这是三角帆蚌,三角帆蚌繁育出来的珍珠光亮粒大质量好,珍珠出售价格高,所以三角帆蚌收购的价格也远比褶纹冠蚌价格高,以后你们帮我多拣些三角帆蚌过来。”
  何喜富何五位挑蚌过来的人结账,本来没想给老支书那样高的价,但想想他们是骆云根特意介绍过来的,也就按老支书的价给他们结算了。
  接过钱,这五位高兴极了,他们当场向何喜富说:“你到底是蚌塘老板,这河蚌好的你还能给我一角二分一只,比那边何志根高出二分钱一只了,明后天再有蚌我们还要卖给你。”
  这批人走了,何喜富开始往木船里调配石灰水。
  老支书看得出何喜富又要去塘里泼洒石灰水了,就向何喜富说:“喜富带上我,我也学会点,到时你忙的时候也好搭上一把。”
  老支书说了,何喜富当然不会推辞,便让老支书搭上木船,沿着吊着珠蚌的田丝绳,朝对岸撑了过去。
  何喜富边泼洒着石灰水,边向老支书介绍起自己养蚌育珠的前景。
  他告诉老支书,在这个西泌湖里,他已放养了近万只珠蚌,在正常情况下,到今年年底可收获十五斤珍珠,按最低价格算,这个湖里的珍珠收入可达一万多元,再说塘里的鱼总也能卖出个几千元。
  说到这里,何喜富还真表现出自我陶醉的样了,他自豪地对老支书说:“老支书你领导的时候,这一万元可得集上所面水面来养一年鱼吧。”
  “你就是我们诸北人的福星吗!”
  就在何喜富乐淘淘喜说着自已养蚌育珠的事业时,何志根站在塘岸上朝何喜富他们喊话过去:“何喜富你过来说清楚,你是不是知道我在收河蚌就故意叠价整我?算你有钱呀?”
  “好,这次又被他误解了,好在你老支书还在,有你我不怕这事说不清楚。”何喜富说着,就把船朝何志根这方向撑过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