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46.滑铁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回归区政府办上班了,吴一品不是很忙,抽空去组织部看了一眼陈思雅。
  
  都半个月没见面了,一直通过电话、QQ和短信联系,吴一品感觉蛮想念她的。
  
  而见面以后,这种想念显得益发浓烈,要不是有李芳玲在办公室,他真恨不得抱起她一阵亲吻。
  
  而从陈思雅的身上,他也看到了惊喜和思念,她的那一对大眼睛里,竟然兴奋得眼泪都在打转。
  
  这也难怪,二人虽然同在石月城,但却半个月未曾见面,这对于正处于热恋期的恋人,将是何种煎熬啊!俗语说的,小别胜新婚,那可真不是盖的。
  
  廖东的调动,则显得格外突然,吴一品刚刚回到办公室,廖东便打来电话,让他帮忙把办公室的东西清理一下,用纸箱装好,让龚波装在车上,中午送到市政府,市委组织部的同志带车送他到隔壁的石壁县报到。
  
  尽管此前已有消息,但当这一消息真的成为事实时,吴一品还是觉得有点儿失落。毕竟,给廖东当秘书这么长时间,经历了两件大事,彼此之间还是有比较深的感情的。
  
  廖东吩咐的事情,吴一品不敢怠慢,用了一上午时间,将廖东办公室属于他个人的东西全部收拾好,少量的书籍、资料,几张合影,茶杯,再没有其他物品,一个小盒子便装好。廖东很少在办公室待,也没有什么私人物品。
  
  吴一品没有去送他,一方面是怕看到伤感,另外一方面,市委组织部那边肯定安排的是公务活动,代表的是组织,他以私人的名义跑去,不合适。
  
  将纸箱交给龚波以后,吴一品给廖东打电话报告了东西已收好,然后祝他一路顺风、步步高升。廖东说再回石月聚,还说如果有机会到石壁县一定要联系,这让吴一品一阵唏嘘。
  
  上午坐在办公室,吴一品整理了一下这些日子跟随廖东工作,拍摄的一些珍贵的照片,有在古城街道走访的,有和群众围坐在古城墙上聊天的,有决战石湾时领誓的,有在决战石湾指挥部指点江山的,有在国际名流处理矛盾纠纷的,编辑成一个文档,发到了廖东的QQ上。
  
  一个陌生号码打了进来,原来是石壁县政府办公室的一个同志,询问廖东平时都有什么爱好,喜欢喝什么牌子的烟,喜欢喝什么茶,工作之余喜欢干什么,有没有什么忌讳之类。吴一品被搞得莫名其妙,给廖东当了这么长时间的秘书,他还真没注意过这些细节。
  
  当天下午,区政府办公室召开了干部职工会,吴珂被推荐下乡镇担任副职。
  
  会后,政府办主任刘志远把吴一品叫到办公室,方俊杰也在,刘志远宣布了一个决定,吴一品担任区长张华的秘书。
  
  吴一品当时就懵逼了,区长秘书可是个香饽饽,怎么就偏偏砸到了他的头上?
  
  吴珂和吴一品再次交接,他的表情有些神秘地说:“一品,区长的事情可比其他副区长多得多。我当秘书这几个月,他有一多半时间是在生病,另外还出了几趟差,我算是轻松了一阵子。你接手后,恐怕就没这么好运了。”
  
  吴一品也没往心里去,事情多点儿就多点儿呗,反正自己年轻,又不怕吃苦。
  
  接过吴珂交过来的钥匙,吴一品感觉得沉甸甸的。严格来说,区长的秘书是政府办公室主任刘志远,他要负责安排区长的会议和活动。而吴一品,主要的工作是为区长准备各种会议的讲话材料,以及区长个人的一些材料。
  
  刚刚接手这项工作,便来了一个材料,晚上张华要出席一个企业对接会,会上要致辞。
  
  以往给廖东当秘书,好像从来没有经手过这样的材料,这让吴一品感觉脑袋嗡嗡的,一时不知道怎么动笔。
  
  他联系区商务局,那边提供初稿过来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半,而活动时间是晚上七点。
  
  他绞尽脑汁,一边改一边翻看以前的类似文稿,一边在网上借鉴,一边请教方俊杰和吴珂,方俊杰只有一句话,这个简单,随便准备一个就是了,区长水平高即兴发挥就可以了。而吴珂也没有给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吴一品憋到六点钟,勉强算是弄出来一个致辞,交给刘志远把关,刘志远说:“文稿的事你全权负责,以你搞的为准。”
  
  吴一品想着呈报张华自己审改一下,但张华又不在办公室。他又想起联系商贸口的副主任是钟小玲,于是屁颠屁颠跑去了她的办公室。
  
  她的办公室里,还是那股熟悉的香味,见吴一品满面愁容进来,笑着说:“吴大秘,你这是怎么了?”
  
  吴一品把准备的材料递到她手里,有些沮丧地说:“郭主任,你帮忙把把关,我实在是拿不准,在那种场合,面对外地客商,作为一个区长应该讲些什么。”
  
  郭小玲见是有关材料的事,连连摆手:“写材料你是师傅,我哪里能指导你?学习学习倒是可以。”说着开始翻看。
  
  她的表情比较凝重,拿起笔想改,又不知道从何改起,最后放下笔说:“我觉得这篇致辞,语言风格有些不对,总感觉是廖区长的风格。廖区长为人大大咧咧,说话也比较随意。而张区长这个人,属于比较细致的类型,而且毕竟是区长,说话讲究文雅,要有思想的深邃,还要有对各方面的感情照顾,要不你再稍微改改。”
  
  “来不及了啊,七点钟的活动。”吴一品解释着,刘志远已打来电话,让吴一品把致辞打两份交给他。
  
  匆匆道别郭小玲,吴一品快速打印了两份致辞,进了刘志远的办公室。
  
  刘志远已收好包,将致辞装进去,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你一会儿也跟着一起去吧,听一听张区长的语言风格,下次就知道怎么写了。”
  
  吴一品赤手空拳,就跟着刘志远下了楼。
  
  吴一品还准备按照惯例坐前面,被刘志远叫到了后面:“前面是给区长留着的,你小子还真是不客气啊!”
  
  张华的司机谭刚平有些忍俊不禁,吴一品尴尬地和刘志远一起坐在了后排。
  
  张华下午在市政府开会,谭刚平开车到市政府大门口接到了张华。
  
  见车上多了一个人,张华略显诧异,转过身问刘志远:“这位是?”
  
  “报告区长,这位是综合科的小吴,吴一品。”刘志远微笑着介绍道,“晚上的活动,我寻思带他来学习学习。”
  
  “哦,就是之前跟廖东的那个吴一品?”张华似乎想了起来,夸赞道,“年轻人有血性,我在电视上见过你,对了,在国际名流也见过你。真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啊!”
  
  “区长您过奖了,您带的兵,哪里有弱的?”刘志远生怕吴一品搭话,急忙拍马屁道。
  
  张华严肃地纠正道:“应该是你带的兵吧?”
  
  “全区上下,不管是谁带的兵,那不都是您带的兵啊!”刘志远心知自己的话不太合适,连忙补充道。以张华区长的身份,他带的兵都是部分一把手,怎么会轮到吴一品这么一个小萝卜头呢?
  
  张华没有再谈论这个话题,转而安排工作道:“古城三巷,廖东留下来的烂摊子怎么样了,明天上午抽时间我们一起去看下,把建设局、国土局和街道办的叫着,替他擦屁股。”
  
  “我马上安排!”刘志远答应着,给政府办秘书科打了电话,让安排明天上午的调研。
  
  吴一品觉得有些紧张和不舒服,看来,张华并不喜欢廖东,并且对他做的事情并不满意。
  
  这晚的活动,吴一品在一旁做记录,张华翻了一下吴一品准备的稿子,很随意地丢到一边,脱稿致辞。这让吴一品全程坐卧不安。
  
  张华讲话的风格,确实如郭小玲所说,是斯斯文文的,周周到到的,引经据典,还有各种形象的比方。
  
  通过他的讲话,可以感觉出,他是一个学识很渊博的人。吴一品不由得惊叹,在脱稿的情况下,他的致辞居然词汇量那么大,而且很流畅。
  
  吴一品用手机录了音,打算回去好好体会一下。
  
  致辞结束便是晚宴,刘志远陪着,吴一品则在工作人员席。一番觥筹交错,刘志远发短信说他醉了,明天上午的调研活动,让吴一品过问一下。
  
  吴一品和谭刚平在外面的车上候着,打电话问秘书科明天活动的事情,秘书科的大内总管宋静说还在拿方案,一会儿再传过来。
  
  此前,吴一品留意过张华的简历,老牌大学生毕业,在石壁县工作多年,当过党校教师,当过组工干部,当过乡镇主职,在市直部门干过,后来又在吴一品的老家云鹤县当过县长,后来调入石月区任区长,五十一岁的年纪,当了七年区县长。
  
  和谭刚平聊着天,吴一品知道了关于张华的一些细节。
  
  他不抽烟,以前喝酒,现在身体跨了酒也不沾了,最大的爱好是女人,另外还喜欢钓鱼和下棋。
  
  据说,石月区的很多女干部都与他有染,而且得到了提拔。谭刚平还神秘兮兮地告诉吴一品,郭小玲也是张华的人。
  
  回想起上次在外面碰到郭小玲两口子吵架,黄翼然说不要以为有张华罩着怎么怎么地,吴一品心说,看来这区政府办公室还真是复杂啊。
  
  同时,张华和区高官秦文源关系不是很好,秦文源之前在云鹤县时只是副书记,后来居上当了书记,张华从内心深处一直是不服秦文源的。
  
  还有,张华并不喜欢廖东,尽管廖东是区政府几个班子成员中最能干事的一个。谭刚平分析,是廖东的锋芒太盛,而张华是个四平八稳的人,不喜欢有性格的下属。
  
  聊了个把小时,秘书科的宋静坐车把方案送了过来,因为是城市建设的事情,刘西林签署了意见。
  
  又过了十几分钟,里面的活动散了,张华和刘志远一起出来。刘志远走路略微有点儿飘,但出了门立即保持了镇定,步伐稳了起来。
  
  吴一品帮张华开了车门,张华身上没有酒味,看来是没有喝酒。
  
  刘志远上了车,吴一品把明早的方案递给他,他仔细地审核了一遍,向张华报告明天的活动安排,张华没有回头,嗯了一声,算是认可了。这边吴一品联系宋静,活动定了下来。
  
  在驱车送张华回家的路上,张华又安排了另外的工作:“今天洽谈的这几个项目,志远你到时候跟进一下,要尽快落地投产。”
  
  “好的!”刘志远答应着,吴一品感受到了他身上浓浓的酒味。
  
  “小胡,今天的致辞是你写的?”张华转过头来问。他的表情比较严肃。
  
  虽然他喊的是小胡,但车上一个姓刘,一个姓谭,吴一品显然知道是在叫他,只是把姓叫错了。他战战兢兢地回道:“报告区长,是我写的,水平有限,给您检讨。”
  
  “以后还要多加强学习,多请教请教俊杰同志,他在这方面是行家里手。写文章其实也没什么难的,无非就是先从模仿开始,慢慢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张华分析道,“要学会用巧力,随时站在领导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思考受众的心理,有针对性地组织素材,组织语言,要恰如其分。”
  
  “我一定加强学习,多向方主任请教!”吴一品表态道。
  
  张华不再言语,刘志远和谭刚平也选择沉默,一直到将张华送到家。
  
  刘志远的酒劲儿上来了,下车的时候都有些东倒西歪了,吴一品扶着他往电梯口走。
  
  刘志远叹息着道:“一品啊,给主要领导当秘书,写文章只是冰山一角,以后的日子,除了慎之又慎,还要勤之又勤。方俊杰一再推荐你接替吴珂,李高平同志和刘西林同志都是反对的,但你是综合科的人,他们也不能干涉过多。你的性格,还要好好打磨才行。”
  
  “谢谢刘主任的提醒,我一定努力,决不给你们添麻烦!”吴一品表态道。
  
  从先前张华的话语,以及刚才刘志远的话中,他能够感受到,担任区长秘书的第一天,自己的表现是不好的。
  
  但是,他真的搞不懂,自己除了写的致辞不合区长的胃口,其他方面又做错了什么。而正是这种莫名其妙的不对,才更让人觉得心里没底,觉得茫然无措。
  
  将刘志远送到家门口,吴一品下楼,步行回家的路上,和陈思雅煲起了电话粥。区长秘书这个新的身份,让他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甚至带着一丝恐惧。
  
  特别是第一天写材料,就遭遇滑铁卢,对他的打击还是比较大的。回想起张华将他写的稿子丢到一边,那明显带着厌恶的表情,他就觉得心里一阵委屈。作为秘书,最具有挫败感的,无非是为领导准备的东西,领导一个字都不用。
  
  陈思雅帮他分析了一下,觉得他最大的问题在于,自己的想法太多,无论是行事,还是写文章。
  
  这样的性格,遇到一个欣赏你的领导,那就皆大欢喜。如果遇到一个不喜欢有棱角的领导,那就完蛋了。
  
  陈思雅给出的建议是,尽可能地隐藏自己,扮演好一个机器一般的存在。
  
  陈思雅还说:“最坏的结果,无非是张华实在无法忍受你这样一个秘书,把你给换了,那又能怎样。毕竟,这只是工作,而不是生活。不管怎么样,我陈思雅都站在你那一边,支持你,做你的大小姐。所以,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
  
  和陈思雅聊了足足一个小时,吴一品觉得心里舒坦多了。
  
  回到家里,居然收到了三条短信,一条是芭蕉镇的那个姚燕发来的,恭喜他担任区长秘书。
  
  一条是咸鱼俱乐部发来的,三天后有个活动,进店有神秘大礼。
  
  另一条是政府办秘书科发来的,通知了明天上午张华的活动。
  
  对于姚燕的这条短信,吴一品觉得有些搞笑。担任区长秘书,难道是一件值得恭喜的事情吗?更让吴一品觉得奇怪的是,自己这才担任区长秘书第一天,姚燕是怎么知道的?
  
  这一夜,吴一品睡得并不好。以往偶尔会失眠,但都是因为遇到烦心事,或者是伤心事。今夜的失眠,则是因为无法言表的压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