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九十六章 兵戈 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三月二十五
  朝廷兵马备战完毕,直袭河东,皇甫嵩趁势兵出河东,马腾,韩遂趁火打劫,直袭凉州,一时之间,董卓成为众矢之的!
  ……
  郭汜面色阴沉地从低矮的城垣望下去,城脚横七竖八地躺着几十具并州士兵的尸体。
  这些战死者只有少数人身上披着几块皮甲,大部分尸体都只是简单地用布衫裹住身体。
  手里的武器,也只是简陋的木制或竹制长矛,甚至连一面小盾都没有。
  前几次的攻城战争,他都已经守住了。
  但是,这种胜利并不能让郭汜感觉到丝毫的快意。
  从装备判断,这些不过是并州各郡家族中的私兵而已,被皇甫嵩手下的将领强行征调了过来,一来可以充作战争的消耗品,二来变相削弱那些家族的实力。
  这样的士兵无论死多少,皇甫嵩都不会有一点心疼。
  郭汜抬头看了看远方,皇甫嵩的营寨背靠大山而设,营林整齐,旌旗招展,声势浩大。
  这些部队是从河东北方的家族征召而来,牢牢地把控住了北方的要地,断绝了郭汜的所有后路,然后,皇甫嵩发的大营从容展开,将濩泽城四面围住,骄横之气,溢于言表。
  可郭汜而言又能做什么呢?这座濩泽小城不过数里见方,这座城里的守城之兵不过五千人而已,之前的消耗,已经去了一千多人了,如今就算算上濩泽的百姓也不过才一万多人。
  而此时包围这座小城的皇甫嵩兵马,仅目测就有一万五千之众。
  以皇甫嵩携接连大胜而来的威势,只要轻轻一推,就能把此城推倒。
  濩泽一陷,河东将再无守军,随后,并州大军便可再无后顾之忧,直扑凉州,在更为广袤的平原地带与如今正在凉州的董卓大军展开决战。
  可奇怪的是,对面负责拿下濩泽的将领似乎心不在焉,除了派出一批大族的私兵试探一下守军的抵抗意志以外,主力部队竟然一直按兵不动。
  郭汜摇摇头,这里如今只是一座孤城而已,现在想什么都已经没用了,要么,带着对董卓的忠诚跟着这座城池一起沦为灰烬,要么,带着手底下的士兵一起投降!
  但是,吾派出去的救援呢?
  郭汜满腹心事的叮嘱了守城的校尉几句话,随后便沿着土石台阶下了城墙。
  立刻就有一名亲随迎了过来。
  “抓到了几个敌军的细作。”亲随压低声音对郭汜说道。
  郭汜一点也不觉得惊讶,大战持续了这么久,各处的细作都多如牛毛。
  他淡淡道:“当众枭首,以安……哦……对了,尸体别扔,也许还能吃……”
  亲随有些踌躇:“这两个细作,是来劝降的.....”
  “身份也有些不一样,要不您亲自去看看?”
  这两人居然有些不敢行令。
  郭汜眉头一皱,没说什么,这名亲随跟了他多年,不会无缘无放说这样的话。
  他们离开城墙,来到城中一处紧邻兵库的木屋里。
  木屋里站着两个人,他们没被绑住,但四周足足有八名土兵看守,动下就会被乱刀砍死。
  这两个人年纪都不大,一个二十岁上下,面白无须,两道蚕眉颇为醒目,他身边的一人倒颇显老迈,须髯长苍,额头带着有川字纹,一双丹凤眼。
  两个人的穿着都是青丝单衣,幞巾裹头,一副客商打扮。
  郭汜在路上已经了解到详情。要知道,在一接到敌军大破诸城的的消息以后,濩泽城立刻就封了城,不许任何人进出。
  同时城内立即进行大索,凡是没有户籍或没有同乡认领的人,都会被抓起来,这两个人,就是在这时候被抓进来的。
  “你们叫什么名字?”郭汜感觉这两人有些不普通,淡声发问道。
  “我叫徐晃,这是我的同伴魏文。
  我们是行商之人,误陷入城中。”
  荣成略一拱手,回答的不卑不亢。
  郭汜并没有听说过徐晃的名声,听到这两人自称是行商的,冷笑道:“董卓与朝廷对峙已经半年多了,天下皆知,又有哪个商人胆敢跑来这里?分明是细作!”
  他假意挥手,“拖出去杀了。”
  听到他的命令,几名士兵上前正要动手,徐晃挡在魏文前面,厉声喝道:
  “且慢!”
  士兵们都愣住了,手里的动作俱是一现。
  郭汜心中大疑。刘平说这两个字时的神态和口吻,都带着种威产,这是身为上位者特有的气质,旁人学是学不来的。
  这两个人的身份,似乎没那么简单。
  他又重新打量了两人,只觉得那少年的面孔有几分熟悉,却一时说不出。
  “你们到底是谁?”
  郭汜问道。
  徐晃把手伸向头顶的簪子,这个动作让护卫们一阵紧张,郭汜也下意识地退了一步。
  那自称徐晃的少年见郭汜如此胆小谨慎,不由得发出一声嗤笑。
  郭汜却面色如常,他如今身系一城安危,自然不会拿自己与全城的身家性命开玩笑。
  徐晃从头上的簪子中掏出一件东西,远远扔给郭汜。
  郭汜接过一看,原来是一条方寸大小的竹签,签上写着“诛董卓,免罪”五个大字!
  郭汜眼皮一跳,一双眼睛死死地盯着两人,同时心中不停思虑起一些事情来。
  徐晃二人也不急,就这么细细地盯着郭汜。
  凉州人是什么德行,看看贾诩就能明白,当初不还是一副忠臣不事二主的模样?
  如今不照样在天子面前匍匐着?
  而郭汜这种人,就更好收拾了。
  郭汜目光一眯,遥望了一下城外的大军,最终还是压下了就地斩杀这两人的想法。
  忠臣?
  呵……
  郭汜表示不屑!
  徐晃见郭汜有些犹豫,知道他在犹豫什么,又从怀里掏出一份帛书。
  郭汜捡起来一看,发现这份帛书正是所谓的天子手书,这份手书的开头就写着“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八个大字,表明了这份手书的出处。
  然后,郭汜看向徐晃二人的目光就危险了起来!
  徐晃眼睛一眯,笑道:“郭公,我等可以走了么?”
  郭汜看着仍旧不卑不亢的徐晃,心头也是一阵惊疑不定,不敢将这二人扣下来做筹码。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