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55章 家庭会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年三十,和母亲我们俩过。

  中午吃接年饭的时候我做了四个菜,炖刀鱼,酸菜炖排骨,炖小笨鸡,母亲爱吃豆腐,给母亲炖了

  豆腐。家里的豆腐是自己家纯卤水做的,炖着好吃。

  炖豆腐我是跟母亲学的。非常简单,大点葱花爆锅,然后用酱油炒香,加水,下入豆腐,小火慢炖就行了。炖出来的豆腐里面有蜂窝,咸淡都在里面,吃起来非常香,尤其是拌大米饭吃,更香。但一定得是纯卤水豆腐才行,还得是我们北票的水做出来的,别地方的水做不出来这样的豆腐。

  中午的时候喝了点酒,晕乎乎的很是享受。

  吃过饭我就睡着了,等到晚上的时候和母亲一起坐在炕头看春晚。

  “现在这社会多好,这要是在过去,过年家家都是小煤油灯,看啥电视,有个收音机就不错了,一个营子能有一家有收音机就了不得了。”母亲说,像是自言自语。

  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点的就是煤油灯,等我八岁之后家里才开始有电灯,还总是停电,煤油灯也总备着。

  “那时候你爸就爱听收音机,他总上你老叔家听去。”母亲说。

  “我老叔家有钱。”我说。

  “你老叔家还说啥了,现在咱们营子谁家能有人家有钱。”

  “有钱就比没钱强。”

  “哎,也就是有钱,没人性也白扯,我看你老叔和你老婶都活不过我,他们俩浑身都是病。”

  老叔是我的叔伯老叔,和父亲是一个爷爷孙子,他家在我们营子是首富,我们家是我们营子的首穷。我老婶很瞧不起我们家,自打父亲去世之后,我们家很少和他家来往。

  人要是穷,自己家族的人都不愿意搭理你。

  “妈,你现在比我老叔和我老婶身体好。”我说。

  “我行,身体没啥毛病,心里干净,也没那些烂事,还没人惹我生气,咱们营子这些老头老太太没几个能赶上我的。”

  “你现在就缺个儿媳妇。”

  “我不掂心儿媳妇,那是你的事,有本事你就在外面领回来一个,没本事你就打光棍儿,我还能活几年?我陪不了你一辈子,到时候还得是你媳妇。”母亲说。

  母亲嘴上不说,心里还是着急我说媳妇的事。

  快十一点的是和母亲一起包了饺子,年三十晚上母亲要吃素的,我也跟着一起吃,包的是素馅饺子。包完饺子母亲在屋里煮饺子,我到外面去放鞭炮,放完鞭炮回屋和母亲一起吃接年饺子。

  吃过接年饺子母亲就睡了。

  我躺在炕上,身下的炕头滚热,躺在上面舒服,有点睡不着。

  母亲睡了一会儿醒了,看我没睡。

  “几点了,还不睡。”

  说着母亲起来,看来是起夜。

  母亲把棉袄披在身上往外屋地走,我赶紧的把外屋地灯打开。

  母亲说:“不用,找看着了。”

  推开门母亲出了屋。

  母亲岁数大了,半夜起夜身边真得有个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我如果不出去打工,在家种地,能照顾母亲,可是不来钱呀,日子不怎么好过。也想在家做点买卖,但是没本难起利,连本钱都没有咋做买卖?姐姐们家的日子也都是刚刚开始好转,摆脱了借钱过日子的囧况,家家没多少钱,再说谁家不是有老有小的,都得过日子。

  一想到借钱心里就哆嗦一下。借钱的滋味太不好受,这辈子都不想借钱。

  以现在的状况我在家说媳妇是难事,不想因为自己说媳妇让姐姐们掏钱,甚至是出去借钱。我得自己奋斗,自己说媳妇。

  在农村说个媳妇少说也得五、六万,家里哪有钱呀?

  我没钱,如果我要是说媳妇五个姐姐保证会给我掏钱。可是在那个年代姐姐们家里也没钱,她们没钱就得出去借钱给我说媳妇。

  不能叫姐姐们借钱给我说媳妇,不能叫她们为我的婚事操心,这个媳妇说啥也得自己挣钱说上。

  可是在外面说媳妇,母亲在家,也是件不好弄得事。唯一的办法就是快点挣钱,在城里买个房子,把母亲接过去。要不然想让在外面处的对象留在家里照顾母亲有点不可能。

  可是要想在城里攒钱买房子,那可不是今儿个说明儿个就能买的,有些城里人一辈子还没买上房子呢。靠打工挣钱买房子得奋斗很多年,一年、两年之内是买不上的。母亲一年比一年岁数大了,看现在还行,身体挺硬实,自己能照顾自己,可是再过两年呢?人老了不像是小孩,越活越年轻,母亲是越活越老------

  母亲一辈子不容易,怎么说也得让母亲过个幸福的晚年。

  想着,就有点头疼,觉得自己完蛋,还不够有能力。

  大年夜我好久都没睡着,想了很多------

  想到自己说媳妇的事,想到学厨师的是,想到在省城买房子的事,想到把母亲接到城里的事------

  我二十二,老大不小的了,也不痴孽呆傻,啥事都能想到------

  正月初二,姐姐们都回来了,家里非常热闹,一大家子人。

  母亲有五个女儿,五个姑爷,四个外甥,三个外甥女。

  初二这天都来齐了,二十来口人,也是大家庭。

  中午吃饭之前我陪姐夫们唠嗑,等吃完晌午饭姐夫们到炕梢打扑克,我就被大姐叫我过来,开始开家庭会议。

  大姐有威信,她不开口没人敢发言。

  大姐问:“国华,去年一年在外面咋样?”

  我说:“还行,挺好的。”

  “还行?那咋还一个人回来的?要知道你一个人回来今天我都不回来了,等你走了再回来。”大姐说。

  “不回来你不想你老兄弟?”我笑着问大姐。

  “不想。”

  大姐板着脸,很严肃的样子。

  二姐插话说:“还不想?我是想。”

  “想他干啥,把老妈一个人扔在家里,自己出去打工,也不说领个媳妇回来。”大姐对二姐说,意思是警告二姐不许对我有任何同情。

  二姐理解的也快,立时改变口气。

  “那可不,告诉你国华,过年你要是还不领媳妇回来,我也和大姐似的,知道你回来我也不回来。”

  “你们不用吓唬国华,你们等着,过年国华保证能领媳妇回来。”

  三姐在为我开脱,也是在给我施加压力。

  “我看也差不多。”五姐道。

  我挠挠脑袋说:“你们都说差不多,我就努努力。”

  大姐说:“我们也不是逼着你说媳妇,咱家啥样你知道,就这一个老妈。咱们农村啥样你也知道,小子过了二十二,不说媳妇那就不好说了。你自己心里得有点儿数,别不着急,你等得起老妈可等不起。”

  “别说老妈了,我都等不起,人家回娘家都有兄弟媳妇给做口饭吃,我回娘家倒好,还得自己做饭。”二姐道。新笔趣阁更新最快https://www.biqusan.com/https://m.biqusan.com/

  “那咋的,咱们谁不是自己做饭,要不你就让老妈给你做饭。”三姐反驳二姐。

  大姐说:“怕做饭就别回来,我回来不也是自己做饭,要不是老妈做一辈子饭你们谁能长这么大?早饿死了。老妈这是能自己做着吃,要是不能自己做着吃你们都得回来伺候,谁也跑不了,就连你国华也别想出去打工,在家伺候老妈。”

  大姐说完,看我们都不说话。

  大姐接着说:“国华,你二姐说的也对,我们不是想要个兄弟媳妇做饭,主要还是跟你说媳妇这事着急上火,你得抓点紧了,今年说啥也得处个对象。”

  我赶紧点头道:“放心大姐,今年必须处对象。”

  “那可不,你也老大不小了,得考虑考虑了,老妈你不用管,你要是在外面处成了,结了婚就在外面过,也是一家人了,老妈在家我们管。”二姐说。

  母亲说:“我不用你们谁管,我还能照顾自己。”

  大姐说:“看你说的,我们姐五个还管不了你个老太太,那可叫人笑掉大牙了,我们管不了你不还有儿子吗。”

  母亲笑着说:“我那儿子不行,还没说媳妇,顾不过来自己呢。”

  “这不正跟他说这事吗,你再等等,你老儿子不说了吗,今年说啥也给你领个儿媳妇回来。”大姐道。

  母亲就笑着说:“那可不错。”

  围绕着我说媳妇的事说了有一个小时,最后还是和去年一样,要我在外面自己处着,家里头也找着,一旦家里有合适的就回来相亲。

  我高高兴兴的答应。

  和家人在一起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热炕头还没睡够,母亲包的饺子还没吃够,和姐姐们的嗑还没唠够,初五就到了。

  告别了母亲和姐姐们,坐上去往省城的列车,继续自己的打工生涯。

  有时候我就在想,如果那时候不出来打工会是什么样子?想来想去,觉得和现在的样子差不多少,也会成家,也会有孩子,唯一不一样的就是能和母亲在一起,天天能看到母亲。

  母亲是一个平凡的农村老太太,瘦弱的身体里面是坚强不屈的性格,用她平淡的坦然活出了艰辛而又叫人敬佩的人生。

  在记事的那天起,母亲似乎压根儿就没有年轻过,一头灰白的头发在阳光下掠过生活的苦难和岁月的艰辛。

  每次回想母亲,都是在风中,一副弱小的身子,灰白的头发被风掀起,看到母亲眼神中的刚强和坚定。

  母亲从没向命运低过头,就是那样一步一步的走着,走过艰难,走过困苦。在危险来临的时候,母亲就像一只护崽儿的母狼,把我们姐弟六人搂在她温暖的环抱里,让我们受不到一丁点的伤害。

  在母亲的守护下,我没有感受到贫穷的艰难。

  是母亲让我平淡坦然的面对生活,好好活着。

  现在母亲老了,该让我们这些儿女来守护了。

  我的娘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