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三十九章 蒙在鼓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出何宝康书记办公室,诸北大队老支书、湖上大队陈东贤吩咐各自的“两委会”干部回队后,自己两人则按公社何书记要求去连七湖电排站劝抬着被笼去接何喜富回家的人回队参加生产劳动。
  其实去电排站接何喜富回家的二十来名群众,在连七湖电排站并没有胡闹批资学习班,只是把被笼放在电排站走廊上,人员三三两两站在门口等待消息而已。
  公社姚副书记骑着自行车赶先一步到连七湖电排站,他在停放自己车时,对办公室门口散乱站着的人群说:“你们先好回去了,一个在批资学习班里接受教育的人怎么可以用被笼来抬回去呢?”
  姚副书记边说边走进了办公室,他在说这几句话的时候当然是有口无心的,他明白,真正劝回这批人回家的任务在两个大队的主职干部,也只有两个大队的主职干部劝得动他们回家。
  他现在急于走进办公室的,是想在老吴这里了解一下,何喜富到底是否以拯救集体珠蚌之名连续三次向批资学习班办公室打请假报告,如果有,老吴不理不睬的态度当然必须批评,至少该让领导知道这件事。如果没有,对何喜富偷偷逃回村,及诸北、湖上两个大队的主职干部参与胡闹现象必须作出更严处理,这是他打算在班子会议上提出来的。
  姚副书记关着门在跟老吴了解情况的时候,老支书和陈东贤一起来到了电排站,他们看着门口停放着的自行车就知道姚副书记已提前赶到,一推办公室的门,感觉门已被里面锁着,从窗口往里看,发现姚副书记与老吴正谈着话。
  老支书和陈东贤叫过几位群众,在一珠冬青树下轻轻交流了几株,然后又分散走开。
  一会儿,老支书站在走廊上向大家喊话了:“同志们是这样的,对何喜富问题公社正要开班子会议决定,刚刚何书记向我们两个大队的干部说了,只要大家用心发展集体经济,公社一定会全力支持,他要求大家先回去安心生产,这样闹着影响不好,我跟陈东贤书记商量了一下,我们应该听何书记话,好好回去抓生产,相信何喜富马上能回来的。”
  老支书说完话后,陈东贤开始劝自己大队里的人:“你们回去吧,这样闹着没有用的。”
  群众中有的装出想走又不想走的样子,有的故意高声说道:“那我们先走吧,如果今天到傍晚何喜富还不回队的话,我们再会来抬一次。”
  “嘀铃铃……”,办公室里电话响起,说话过来的是公社办公室的文书:“电排站吗?要批资学习班的老吴接电话。”
  “嗯,我是,请讲。”
  “哦,老吴啊,我这边是公社办公室,何书记要你转告一下,一是转告姚副书记快回公社参加班子会议,二是请你通知诸北大队老支书、湖上大队陈东贤两人在劝走群众后速来公社听领任务和听候处理。”
  姚副书记走进白塔湖公社的三楼小会议室时,其他班子人员都已全部到场,他先站着向何宝康书记汇报了刚才从批资学习班老吴这里了解过来的情况,声音不轻不响,估计其他几个班子人员也听得到。
  何宝康书记宣布开会时直奔主题:“今天这么急召集大家开会,是因为刚刚诸北、湖上大队的十来位大队干部,带着一百多位党员干部的签名,来我这里请求批资学习班放何喜富回队做养蚌育珠的技术指导。”
  何书记边说边向大家展示了签着密密麻麻姓名的那份请求报告,接着又说:“不仅如此,也就是天上午两个大队的大队干部在我这儿请求放人的同时,还有二十来个群众抬着被笼去连七湖电排站欲强行接走何喜富。”
  何宝康说到这里,其他几位班子人员交头接耳议论起来:
  “这事也太离谱了,必须严肃处理。”
  “这种事在我们公社从来没出现过,要使不作严肃处理,以后麻烦就会更多。”
  “笃笃笃”,何宝康用手指敲敲桌子说:“刚刚会前我对这一问题作了分析,这两个大队的行动固然不对,但实事求是地说,批资学习班在处理何喜富问题上也是考虑欠妥的。”
  何宝康书记说到这里,姚副书记的脸微微红了一下,心想这时的何书记是否在批评自己呢?他趁何宝康书记说话停等的时候说:“不过何喜富确实是我们这次割资木主义尾巴中发现搞个人发家致富最严重的一个,再说在他们大队干部中也有人要求对他作出严重处理的。”
  何宝康书记知道自己这番话可能刺激到姚副书记,即使姚副书记不说这番话,何书记也会作一番说明,现在姚副书记已经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何书记觉得更有一番解释的必要了。
  何宝康看了看姚副书记后又说:“当然罗我并不是说我们对何喜富关进批资学习班进行集中教育的做法错了,而是说从中没有处理好教育处罚何喜富与扶持支持发展集体养蚌育珠业的关系,也就是说没有处理好打击个人发家致富和发展社会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关系,这一点我作为班子一把手是有责任的。”
  虽说何书记主动搂去了这次矛盾冲突的责任,但姚副书记心里还是很纠结着,他明白一把手担去的责任,直接责任当然是分管领导的,自己当然也得有个自我检查,于是他转过头对何书记说:“不不不,责任应该在我这里,是我调查工作没做好,看问题不够全面。”
  何书记又很快接过话题说:“不过这一点我得提醒大家,我们在割资本主义尾巴、反对个人搞发家致富的同时,必须十分注重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要批,社会主义经济要抓,这是当前我们当农村干部的责任。”
  经过一番短短的分析,何宝康书记提出了对何喜富和诸北大队老支书、湖上党支部书记陈东贤的处理的建议:一是何喜富出逃事件与老吴收到三张请假条没作出及时决定有直接关系,故己不追究;二是何喜富之前私自养蚌育珠所得珠款全部追交没收;三是对诸北大队老支书、湖上大队陈东贤分别作通报批评。另外到今年年底诸北大队必须出售由集体养育出来的三斤珍珠,湖上大队必须出售由集体养育出来的二斤珍珠,如果完不成这一任务,公社对两位大队支书在游斗会现场“抢人”的胡闹继续追究责任。
  大家觉得今天何宝康书记的提议有点怪怪的,怎么能把集体出售珍珠的事也纳入对人的处理手段。
  何书记这才带着有点喜悦的心情告诉大家:“这里我向大家透露了一个信息,自从何喜富去省医药公司出售珍珠后,上面已知道我们白塔湖公社可以人工养蚌育珠了,其实之前省里每年下达到各县市都有五斤珍珠收购任务,只有因我县历年没产珍珠,才把五斤珍珠收购任务转让给其他县市,这次县有关部门的目光盯上我们了,我想这也是我们今后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何喜富现在是白塔湖养蚌育珠第一人,我们要想办法把他的技术引用到发展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上来。”
  听何书记这样一解释,大家都点头称好。
  何宝康书记看看大家都没反对意见,就宣布散会。
  。大家走出会议室,何宝康书记请姚副记通知诸北、湖上两位支书到会议听取处理结果。
  两位大队支书从会议室里走出来,一点没有表现出自己受到组织处理的样子,特别是湖上大队的陈东贤书记反而显得有点开心的样子说:“吃个通报批评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还早早给我们下达了珍珠收购任务,这反而是个大喜事呢。”
  诸北大队的老支书却显得有点闷闷不乐,他看得陈东贤这么开心的样子说:“你为这个高兴,我倒觉得压力很大呢,你想想,要何喜富退赔出这么多钱,这家底不又是全空了吗,再说还要他三天之内一次性缴清,对他处理得这么狠,他还有劲道来指导我们发展集体养蚌育珠?”
  两位大队支书边走边聊,从三楼走到一楼,又走出公社向连七湖电排站走去,按照刚才何书记要求,诸北大队支书还要去批资学习班接何喜富回家。
  诸北大队老支书有着这么一种担心,陈东贤自然也只好跟着老支书一起去批资学习班。看着老支书这一路忧愁的样子,陈东贤倒想出了一个办法,他突然停住脚步对老支书说:“我看我们先不要把处理结果通知何喜富,等我们两个大队一起为他筹好了钱,要他自己去缴钱的时候再告诉他,这样至少可减少突如其来的打击。”
  老书支想了想后自言自语说:“瞒得了今天但瞒不过明天啊,不过这也是缓兵之计。”
  老支书赞同了这一做法,但陈东贤告诉他,如果真要是这样做,有一道手续还得老支书做好,就是要老吴向何喜富宣布处理决定时,暂时不要说出没收全部私自养殖珍珠所得并限期三天内缴清这一条。
  老支书点头表示愿意一试,只是轻轻说了声:“就担心那人不同意。”
  走进批资学习班的老吴,已接到了姚副书记放人的通知,且已经将何喜富从牛栏房里接来坐在自己办公室等老支书领回。
  老支书和陈东贤把老吴叫到外面,把路上两个商量的办法提出来与老吴商量。
  老吴因上次何喜富连续三次写请假条未报告公社相关负责人之事遭到了姚副书记批评后,也就不那么任性了,他说:“只要有你们两位支书在何喜富处理意见上签名担保,我会配合你们这样做。”
  走进办公室,两位大队支书站在老吴办公桌前面,很快在老吴提前准备好的何喜富处理意见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老吴把对何喜富处理意见放进抽屉,然而走到何喜富面前说:“你是两位支书保去作集体养蚌育珠技术指导的,回去后要吸取搞个人发家致富的教训,全心全意搞好集体养蚌育产业,不要让两位支书倒了面子。”
  何喜富高兴极了,他站起身笑笑说:“我保证做到,谢谢老吴同志,谢谢两位支书。”他边说边一一向老吴、两位大队支书行鞠躬礼,对自己要退赔七八百元珍珠款却全蒙在鼓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