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第八十章 密试一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根富起身走的时候,何喜富连起身送一下都没有,只是连忙叫过何思强和老支书说起了正事儿。
  何喜富告诉身边的一老一小说:“你们知道我今天为啥搞得这么迟回来?”
  何思强和老支书都瞪着惊奇的眼光看着何喜富,不约而同的说:“不知道。”
  何喜闭着嘴巴、点点头。
  何思强本来叉着双手搁着头,扒在桌子上面,看着何喜富这一表情,突然又想到什么,一下子抬起头来说:“是采不到黄刺鱼苗吧?”
  何喜富“啪嗒”一声张开嘴巴说:“哪有?你老爸现在出趟门,想办的事十有八九是办成的。”
  老支书吸过一口烟,把本来正面儿看着何喜富的脸侧过去看着何思强说:“看你爸这副神秘样,肯定是个喜事儿!”
  “对,就是个喜事儿。”何喜富把今天一个下午所忙碌的事全部说给了思强儿和老支书听。
  原来,这天下午何喜富先是去县鱼种场找场长杨月光商量订购黄刺鱼苗之事的。因何喜富好几次得到了杨月光的帮助,今天去的时候还特意带上了两条蓝西湖香烟送给杨月光,算是对杨月光的感谢。
  这样一来,包括上次何喜富在古越街请他吃饭时,主动送何志根去医院治疗烫伤的事儿,杨月光就认定何喜富是一个出手大方,心底善良,乐于助人的好人,也就越来越变得热情起来。
  听说何喜富又是来订购黄刺鱼苗的,而且还是上次这个量的三倍,杨月光心里乐开了花,虽说从中所赚的差价全要进入鱼场账户,自己没多少好拿的,但对方给他的业务费还是相当可观的,所以他一个电话打到隔壁的办事员,要他赶快与之前联系过的鱼种场再联系一下,还强调对能否一次性搞到这么多黄刺鱼苗的问题也要问问清楚。
  县鱼种场的黄刺鱼苗还要向外县市的鱼种场采购,何喜富也随便地向杨月光站长提出了建议:“你这儿的黄刺鱼苗还得向人家采购呀,为什么自己不繁育,我估计明春光我们诸北大队的需求量也一定会很大呢。”
  杨月光对何喜富所说的话毫不随意,只是笑笑说:“鱼种场最终处境是公是私还没数呢,去追啥个利不利的,还是这样省心点好了。”
  何喜富知道,这也是“大锅饭”,所致的病,也没再往这个话题说。
  不一会,隔壁的干事过来报告杨月光说:“黄刺鱼苗问题不大,只是他们这里量可能不够,不过他们要我们放心好了,他会去另外地方会给我们搞过来的,运到我们这儿的肯定是质量保证、数量保证。”
  “公干的就没私干的强。”杨月光自言自语地拿起茶杯喝茶,放下茶杯又问何喜富:“你确定什么时候要?”
  何喜富心里一算,就回答杨月光说:“一个礼拜给我送来吧。”
  “七天后给我们送过来。”杨月光隔着墙壁说话过去。
  隔壁的也隔着墙壁把话传过来:“好喽。”接着何喜富又听到那边在“嘀嘀嘀”按电话键了。
  “这段时间你们这边养蚌育珠的人多了吧?”何喜富该办的事情办好了,杨月光就想把话题转入闲聊中。
  但何喜富还没有这份心思,因为家里还有十六七斤珍珠,塘里马上可剖可挖珠的还有四五千珠蚌,这些珍珠都得及时出售才能变为钞票。但眼下拿到外地去卖又满是风险,再说以后又打算把主攻方向放到人工繁殖三角帆蚌苗上来,出门联系业务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所以正想着找到一个可靠的单位为依靠,把投售珍珠的事情定下来。
  “养蚌育珠的人是多起来了,但卖珠难的问题我看是越来越严重的了,”何喜富很快把杨月光想扯远的话题拉回来,忽然他调转话题向杨月光打听起农商公司收购珍珠的事情来:“对了,我倒是想趁这次来的机会问一下,你那个农商公司珍珠到底收不收了,什么时候收?”
  杨月光十分肯定地说:“收的,当然收的哩!前几天我听那边的经理说,那个服装公司要派人过来对接收购珍珠的事,不知有否来过。”说着,杨月光就起电挂了过去。
  “喂,马经理在吗?我是杨月光,我想问一下,你那边的珍珠到底什么时候收呀?”
  “……。”
  “哦、哦、哦,他们今天在呀,嗯,你们正在对接?哦,这样的呀,他正在我办公室呢,好、好、好,我现在就要他过来。”
  杨月光放下电话,满脸戴笑地告诉何喜富:“我说你运气就那么好呀,对方服装公司的正与农商公司的马经理在谈收购珍珠的事,那边的意思是,最好是你过去一下,商量出一个最合适最方便的办法来收购珍珠。”
  何喜富听了,高兴得不得了,他几乎是跳着从座位上站起来的,他对杨月光说:“那我得先到百货公司给他们买点好吃的东西带过去。”说着就想告别杨月光。
  杨月光连忙叫住何喜富说:“不不不,你千万别在这个时候买东西过去,人家是外资企业,讲的是规矩和信用,不吃请客送礼那一套,要使你现在跟那边的马经理、或给他们送礼过去了,人家做怀疑你的生意品质了,影响到谈业务。”
  何喜富“嗯嗯嗯”地满口应着。
  杨月光继续跟何喜富交代说:“他们的意思是,珍珠最好是分户验收,免得把不合要求的收购进来,只要珍珠符合要求,他们的收购价不但不打拆口,而一定是略高于收构标准的,你去的时候好好考虑一下,是否吃得消做这笔生意。”
  “好好好,我有数、我有数。”何喜富连声应着退出了杨月光办公室。
  在农商公司的经理办公室里,三个人正围坐在茶几旁聊着,其中一位何喜富认得,就是上次一起吃饭的,当时杨月光介绍说的经理。刚才杨月光在电话里叫马经理,何喜富也就随口叫上了:“马经理你好,我是诸北大队的何喜富,是杨场长叫我过来的。”
  “哦,我们认得、认得。”马经理站起来,握着何喜富的手向两位服装公司的业务代表介绍说:“他就是我跟你们说过的白塔湖公社诸北大队的何喜富,是我们这里养蚌育珠的第一人,也是养蚌育珠规模最大,技术最全的一位育珠能手,我们打算收购的珍珠就是以他为重点,你们有什么想法和要求可直接与他谈。”
  两位服装公司的业务代表,就开始向何喜富问这问哪,其中一位问得最多的是,平时何喜富他们的珍珠是怎样投售的,一般投售的价格是多少?
  何喜富也一一如实作了汇报,当他把江苏无锡这售的珍珠报出来时,那两位都表现出惊人的样子,其中一位说:“那个价格超出我们装饰珠的收购价了,应该属于收藏珠收购的那一类。”
  何喜富听着他们的分析,觉得这两人不仅对珍珠行业熟悉,而且还是珍珠评估收购的行家。
  何喜富问他们收购珍珠的标准和价格,这两人当即把一本厚厚的珍珠收购目录书移给了何喜富看。
  这是一本以黑色牛皮纸作封面,用烫金字写着“珍珠收购目录”的字样,里面的纸质已经发黄,书角已翻起了毛边,何喜富在封底的右下角查看出版日期,发现是一九二三年出版,再翻内页,再翻内页,发现里面一类一类的写得很清楚,每类都有级别分着,第个级别都有标准写着,每一个标准都是价格标着,何喜富觉得这是十分正规的了,就安下心来跟他们谈业务。
  他们谈得最多的,就是如何让他们有足够的珍珠可挑选,能顺利完得成珍珠的评估。
  何喜富听着听着,倒也确得他们所说的确实是一个实际问题,他们选珠评价受限止,自己送珠记账又麻烦,珠农可能还会有这样那样的不放心,于是他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便建议说:“你们是否可以到我家蚌塘那边去收购珠珍珠?”
  那两位业务代表队当即就说:“那当然是最好的了,只不过是给你家添麻烦了。”
  “无所谓、无所谓,只要你们能按要求收完成收购任务,我的麻烦也算不了什么。”
  何思强和老支书眼睁睁地听着何喜富把县城里忙碌了一个下午的事说完。
  何思强觉得里面还有什么问题,他眉头一皱说:“爸,你说不麻烦,我倒还真觉得麻烦呢,你说妈肯定要出去插种珠蚌,我这里也插种珠蚌,你明天在这里肯定还要接待来买蚌的人,你说他们过来收购珍珠我们谁去接待他们?”
  何喜富觉得何思强说的问题也确是问题,不过他当初基于这个考虑的,还是因为觉得自己塘里三角帆大蚌不会卖得这么快,甚至会觉得一时卖不出去,如果叫他们直接来蚌塘收购珍珠,对积极推广三角帆大蚌育珠也是一种很好的办法,想不到你们这么快把这些大蚌预订出去了。
  何喜富沉思着,不一会他说:“我有办法了,明天就叫你月红姐过来煮饭烧茶接待他们,我们各做做的。”
  第二天一早,何喜富把一张收购优质珍珠的大红公告分别贴在代销店和村路边,把自己家的十六斤四两珍珠也带到了草棚,还把自己家的一张写字台和一只晒箕拿到草棚门口,搭起了简易的珍珠收购台。
  上午九点,收购人员按时到达西泌湖,当他们一切准备就绪时,何喜富拿出自己准备好的珍珠,倒出在晒箕上请他们挑选、评价。他笑眯眯对两位业务员说:“这是我自家的珍珠,你们看看,标准是不是符合,能给多少个价。”
  两位业务员晒箕上捣来捣去,把颗粒大的一一拣到另一只盒子里。
  何喜富看着他们这样拣着,心想,这下糟了,合格的就只有这么一点点,要是真是这样的话,你们今天确是收不到珍珠了。
  就在何喜富担心时,一位业务员直起腰来,把一盒子珍珠交给何喜富,并带着微笑对他说:“何老板你的珍珠太好了,大小均匀,光泽相差无几、珠型圆润,我们收下了。”
  “就这么一点点?”
  “不不不,这是退还给你的,这些珍珠大,卖给我们你亏大了,到其他地方去还有好价格卖呢!”
  “哈哈!”何思强笑得蹦蹦跳了起来,老支书也笑得合不拢嘴,在场的人都露出了满意意的笑。
  这时,已有好几个拿着珍珠来到现场投售,好多因颗粒不圆,或颗粒太小,色泽不够亮丽被退了回去。
  拿着珠子回家的人你一句我一言的牢骚满腹,其中一位说:“这个珍珠收购有问题,你们发现了没有,凡是何喜富他们插种的,或是何喜富那边卖蚌的他们都会收,否则一律劝回,拒收。”
  “真有此事?”说话的正是区高官姚吉华。原来,两位书记是来找何梦根联系工作的,听说何喜富把客商叫到塘头来收购珍珠了,也打算亲自来到塘头看看,一听到有人在发着这种牢骚,就决定来过秘密一试。
  姚书记问身边的何梦根:“你知道还有与何喜关系密切的育珠户吗?”
  何梦根停下脚步正想找找,忽然看见何根富来了,他也拿着一小包珍珠。
  何梦根告诉姚书记,他是何喜富的堂兄,他的珍珠是何喜富他插种。
  姚书记突然叫住走过来的何根富:“根富同志,你先把珍珠借给我,就试试保证马上一颗不少还你。”
  “你是,这是干什么?”何根富不认识姚书记,也不知道姚书记要干什么?
  何梦根过来向何根富解释说:“这是区委姚书记,他向借你的珍珠去试试。”
  何喜富把珍珠交给了姚书记,姚书记又交给刚才正在发牢骚的一个女村妇,还让身边一个工作人员陪同,一起去现场投售珍珠。
  姚书记还从另一位退回来的珠农中拿过一包珍珠,交给何根富,要何根富拿着这个珍珠先去卖,并由何梦根陪上。
  何根富把珍珠交给收购员评估,收购员摇摇头说:“不行不行,珠像米粒,色泽带黄点,不合我们收购标准退回吧。”
  听着收购员这样说着,何喜富也探头去看了,一看就奇怪地说了起来:“根富你怎会是这样的珍珠,这不像是三角帆蚌育出来的珍珠呀?”
  何根富按照姚书记的吩咐没说一声退出了场。
  过了一会儿,另一位村妇拿着刚才从何根富这里调过来的珍珠来到了收购台,收购员一看连声说着“这好这好”,抬头一看,这人是刚才来卖过的村妇,这位业务员又说开了:“这位大姐刚才来过的呀,你是不是刚才把好的藏起来了,想把差的卖给我们呀?”
  “好、好、好,”姚书记看到刚才收购珍珠的这一幕,就远远地拍着手连声叫着好过来了。
  “啊,姚书记你这么也来这里了!”何喜富惊呆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