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正文 67.坐不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一品正在跟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小伙子交谈,芭蕉镇纪委刘副书记的电话打了进来,让他二十分钟赶到芭蕉镇,有事要了解。
  
  吴一品心说,看来,憋了个把星期,这胡俊是要出招了,那就见招拆招吧!吴一品快步行进,一路上都没有遇到任何车,哪怕是板车。所以,他花了三十多分钟,才赶到了镇纪委的办公室。
  
  果然,胡俊在办公室。这是一个类似于谈话室的地方,胡俊在问话席端坐着,面前摆着本子和笔。刘副书记把吴一品安排落座,倒了杯茶,在记录席坐定。
  
  “你就是吴一品吧?”胡俊端着架子问。他这做派,倒是跟姚燕神似。
  
  吴一品心说,看来上回喝酒印象还不够深刻。他并没拆穿胡俊,现在芭蕉镇谁不晓得,那天晚上他们几个人一起喝酒了?胡俊居然装作不认识吴一品,谁醒?
  
  他淡然道:“我是吴一品,楠木村支部书记助理。”
  
  “有人举报你违反群众工作纪律,我们想找你了解下情况。”胡俊挤出职业微笑道,“也希望你主动交代,争取宽大处理。”
  
  吴一品认真想了想,搔搔头发,茫然地说:“不好意思胡书记,我是真不知道,我哪里违反了群众工作纪律。”
  
  “吴一品同志,我再给你一次机会,你若主动交代,组织一定会从轻处理,如果对抗组织审查,后果将会很严重!”胡俊才是拿腔捏调。
  
  吴一品心里一阵好笑,装作很害怕的样子,“胡书记,我是真不知道,你所说的是什么?不知道喝醉酒跟人发生争执,算不算违反群众工作纪律?”
  
  胡俊显然已经听出,吴一品有些含沙射影,讽刺他酒后打徐大炜的意思。但在下属面前不好发作,而且发作等于对号入座自取其辱。
  
  所以,他不再卖关子,直接说:“你到黄跃进家吃饭,为什么不交生活费?还有黄长文家,李启龙家,都没交生活费吧?另外,你这段时间住在李长华家,蹭吃蹭喝的,也没交钱吧?”他的脸上露出得意之色。
  
  吴一品想了想,缓缓道:“第一天报到在黄跃进家吃了一顿饭,我给他老婆李长英交了一百块生活费。在另外几家,确实没交,主要是对方不收,但我都记了账。所以,我确实是占了群众的便宜。等村委会维修完工了,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胡俊颔首,合上本子,继续道:“今天请你来,主要是核实情况,有举报我们就要核实。也算是对你的提醒,随时要把纪律放在心里,落实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要以为你是区里下派的干部,就高人一等,你现在的日常监管和年度考核,都是由镇上负责。”
  
  “让组织操心了!感谢组织关心帮助!胡书记的教诲,我一定牢记在心,坚决落实,还请胡书记继续加强对我的监督管理!”吴一品胡乱答应着。
  
  胡俊站起身来,一边往外走,一边说:“今天的调查就到这里,欢迎经常来坐坐。”
  
  “感谢胡书记热情邀请,我也想经常来聆听胡书记的教诲,只是怕耽搁胡书记办正事的时间,心里过意不去。”吴一品也讽刺道。
  
  胡俊装作没听见,快步离去。刘副书记给吴一品递了一支烟,看胡俊走远了,低声说:“吴大秘,你好像被盯上了,自己当心点。”
  
  “谢谢提醒,早料到会有这天。一切都还是前戏,高潮还在后面呢!到时候,请你看好戏!”吴一品显得很平静。他知道,今天胡俊不过是要给他提个醒罢了,是不是真有人举报,还未必了。后续还有什么,他不得而知。
  
  不过,自己都在哪几家吃过饭,给没给钱,胡俊都说得八九不离十,看来自己身边可能已经被安插了眼线。
  
  那么,这个眼线是谁呢?既然自己身边有眼线,而且是楠木村的人。保不准什么时候,就有人在背后捅刀子了!
  
  也许,这才是胡俊要告诉吴一品的吧。胡俊无非是要警告他,这里是芭蕉镇,是他们的地盘,楠木村也不例外。如果不夹着尾巴做人,乖乖就范,分分钟收拾你。
  
  你们合起伙灌我酒,你们背地里造谣,你们安排人盯梢,你们想让我投降认输,那我就偏不!我要让你们的苦心孤诣,要让你们的计划,让你们的努力,全部付诸东流!
  
  “听他们说你跟姚燕……”刘副书记试探性地问。
  
  吴一品狠狠抽了一口烟,戏谑地笑道:“我垂涎已久,酒后吐真言,被残忍拒绝,然后愤怒离去。我知道的就这么多,跟你知道的一模一样”
  
  “我也晓得不可能。因为我之前是组织干事,认识陈思雅,我知道你们是一对。”刘副书记解释道。
  
  提到陈思雅,吴一品心里略感失落,抽完烟,一边往外走一边说:“不打搅了,改天再聊,告辞!欢迎经常到楠木村来检查指导工作!”然后快步往外走。
  
  出了谈话室,在办公楼大厅碰到了组织委员徐大炜,一只眼睛是乌青的,走路也有些瘸。徐大炜装作不认识吴一品,吴一品也就没去招惹他,低着头出了大楼。
  
  李林正好在,一看饭点要到了,喊他上车,找个安静点的地方吃饭。
  
  李林找的这个地方,是南河村的一处农家乐。
  
  南河村与楠木村相邻,紧挨着集镇,近五年来乡村旅游发展迅猛,号称有万亩茶园,将近三十家农家乐。吴一品第一次与陈思雅约会,就是到的此处。
  
  这家农家乐,房子是竹木结构的吊脚楼,竹子织成的墙壁上,挂着犁耙、蓑笠等农具,院子里还有磨,屋旁还有菜地,农事体验感很强。
  
  老板是一个三十出头的小伙子,穿着休闲西装和皮鞋,浓眉大眼,满脸带笑,不高,偏瘦,人长得很精神。
  
  店里生意还可以,停车场满座,附近几个农家乐都是爆满,李林只得把车停到了一百米开外农户家里。
  
  老板对李林很热情,显然是老熟人。李林介绍道:“马老板,今天给你介绍一位贵宾,区政府办派到楠木村的吴主任,吴一品。”
  
  老板热情伸出手,紧紧握住:“欢迎吴主任光临,我叫马道成,道路的道,成功的成,我也是楠木村的人呢!我家就住在鲜鱼溪的!”
  
  “马道成,好名字,马到功成!”吴一品赞叹着,回忆着自己走访的情况,缓缓道,“鲜鱼溪只有一户姓马的,户主叫马玉峰,房子蛮大,撮箕口的吊脚楼,虽然已经多年没人住了,但收拾得蛮干净。马玉峰好像是五十出头。马总,如果我猜得没错,你就是马玉峰的儿子吧?”
  
  “吴主任真是好记性啊!我读初中的时候,爸妈便带着我去了石月城。我们现在虽然在南河这边修了房子,但我爸妈至少每两个月都得回去一次,收拾收拾房前屋后,平日里老家的房子,也是由隔壁的黄二伯帮忙照看着。我爸妈说,暂时帮我带孩子,在馆子里搭把手,等明年下半年我儿子上幼儿园了,他们还是得回鲜鱼溪的,那里才是他们的根。”马道成惊叹不已,说了一些自己的情况。
  
  因为客人比较多,寒暄几句,马道成便开始忙进忙出了。
  
  李林安排了一个农家特色腊肉,老板送了几个家常小炒,中午不喝酒,二人边吃边聊。
  
  李林得知吴一品是被胡俊召见,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
  
  吴一品不想讨论这些让人恶心的问题,一个劲地向他了解马道成的情况,以及这个农家乐的情况。
  
  原来,马道成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如意的大学,就到南河来做起生意来。刚好赶上新农村建设的好机遇,他便开起了农家乐,还留住了一个外地来旅游的漂亮老婆。
  
  结婚后,生意更是越做越大,一年一个样。马道成现在是南河村开农家乐最成功的一户,还是星级示范农家乐。
  
  李林说,他开这么一个农家乐,两层楼,满座大概是十桌八十多个客人,中餐和晚餐,人均消费六十,一年竟然可以盈利过百万。
  
  冬季不是旺季,清明到国庆期间是旺季,这里更是一座难求。
  
  吴一品寻思,楠木怎么就没人搞农家乐呢?楠木村的人,居然是跑到南河来,不声不响做了这么大的生意!
  
  走访的过程中,居然没有任何人向他说起,马家做着年入百万的生意。要知道,大家所公认的楠木村首富黄跃进,砖厂年收入也不过三十来万!
  
  吃饭期间,感受着热闹的氛围,吴一品却有一种坐不住的感觉。仅仅隔着一个山脊而已,差距怎么如此之大?楠木村的海拔是高一些,但对市场的感知,也不至于相差这么大吧?
  
  李林也感受到了吴一品的异常,一番询问,吴一品丝毫没有隐瞒内心的想法。李林虽然笑吴一品为了楠木村的发展废寝忘食,但还是很贴心地带着吴一品,里里外外深度调研,并透露了一个重要线索,其实马道成的岳父是南城的一个商人,马道成做大做强,与他岳父的支持密不可分。
  
  吴一品当即说:“这么说,有机会一定要和马道成好好谈谈!”
  
  “你脚跟都没站稳,就想着要挖南河的墙脚,南河人民恐怕要不高兴了哦!”李林笑道。
  
  “马道成一家,那可是地地道道的楠木人,马道成的老婆地地道道楠木媳妇儿,凭什么成了挖墙脚了?”吴一品狡辩道。他暗暗决定,不打无准备之战,这次回去后,一定要再认真盘点一下,好好策划策划,找个时间和马道成好好谈谈,这个人以及他的人脉资源,他是挖定了!
  
  吴一品心里有事,坐不住,李林于是驱车送他回到楠木。
  
  回到李长华家里,吴一品埋头翻阅走访笔记,不时用手机上网查阅资料,并对着李长华手绘的地图,一阵阵发呆。李长华做好晚饭喊他吃,他都没听到。
  
  李长华得知他是为着楠木未来的发展苦思冥想,不由得也被激起了热情。饭后,老少二人讨论到凌晨一点多,吴一品把李长华说的一些重要节点都记录了下来,包括一些历史渊源,包括富有文化底蕴的一些传说,包括楠木独有的文化元素等等。
  
  吴一品还想搞明白的是,楠木村混得有头有脸的到底是哪些人,但李长华只帮了他一半,他年纪大了以后就从不外出了,对家乡人在外的也没什么交流,不过对于楠木村走出去的公职人员,他还是清楚的。搜罗了一下,并不多,一共才不到二十人,职位最高的是云鹤县的副县长,名为李云飞,是李长华侄子辈的。
  
  吴一品盘算着,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第二天早上七点钟,被闹钟叫醒后,他一边构思着,一边在纸上,手写着开始起草一个文案。他把这个文案叫做楠木村五年发展若干计划。
  
  他的想法,不得不说很宏大,五年内的总体目标,是让楠木村成为石月城一流村。三年目标是,成为芭蕉镇第一把交椅。
  
  具体而言,主要有三项行动,第一项叫做绘蓝图行动,计划遴选中介,为楠木村做一个靠谱的总体规划,以后这个规划就是发展的路线图了,一张蓝图干到底。
  
  第二项叫做回故乡行动,计划通过五年时间,在外打拼的楠木人,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回家乡创业就业。
  
  第三项叫做拉赞助行动,他的计划是,招大商,招优商,高质量投资。按照他的设想,依托回头望,连通石月城和楠木村,把楠木村建设成石月城的后花园,投资总额在十亿以上。
  
  设想不可谓不宏大,连他自己都觉得,在专家论证和规划出来之前,牛皮是不是稍微吹大了一点。
  
  同时,吴一品还列了几条保障措施,首当其冲是村支两委班子建设,其次是党员、后备干部培养计划,然后再就是对乡亲们的乡风文明教育等等。
  
  初步完稿,吴一品念给李长华听,李长华觉得还行。吴一品决定去找一找黄跃进和李长生,提请村支两委研究研究。
  
  吴一品是信心满满的,他觉得,只要按照这个计划,撸起袖子加油干,楠木村一定能有一个值得期待的未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